基本內容
原憲出身貧寒,個性狷介,一生安貧樂道,不肯與世俗合流。孔子為魯司寇時,曾做過孔子的家臣,孔子給他九百斛的俸祿,他推辭不要。孔子死後,原憲隱居衛國,茅屋瓦牖,粗茶淡飯,生活極為清苦。一次,子貢高車駟馬,拜訪原憲。原憲衣著破爛,出來迎接。漢ⷩ嬰《韓詩外傳》卷一:“[原憲]楮冠黎杖而應門,正冠則纓絕,振襟則肘見,納履則踵決。”可見生活極其清苦。
子貢問: “夫子豈病乎?”原憲回答說:“吾聞之,無財者謂之貧,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。若憲,貧也,非病也。”子貢聽後非常羞愧地走了。原憲乃徐步曳杖歌《商頌》,聲滿天地,若出金石。
唐朝人吳筠有《詠原憲子》詩:“原生何淡漠,觀妙自怡性。蓬戶常晏如,弦歌樂天命。無財方是貧,有道固非病。木賜欽高風,退慚車馬盛。”原憲為孔門弟子七十二賢人之一,從祀孔子於曲阜孔廟大成殿前之東廡內。其故裏因靠近南武陽城,南武陽城亦名原憲城。城北武山擂鼓台,傳為原憲墓。
《論語》有《憲問》一篇,有人認為是他的手筆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